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全诗

   日期:2024-03-29     来源:www.jimaiche.com    浏览:713    
文章简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千古以来广为大家传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千古以来广为大家传诵。其充满自信的告白,宛如昂扬的号角,激人奋起,催人上进。这句话源于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行路难三首(其一)》,这是其中第一首,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全诗

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可以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全诗翻译

金杯里的美酒价钱极高,玉盘中珍奇的菜肴价值万钱。我放手酒杯,扔下筷子,没办法下咽。我拔出宝剑,四处张望,心中一片茫然。我想渡过黄河,却冰塞河川,我想登上太行山,却大雪封山。姜尚未遇文王时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商汤任用前忽梦乘舟过日月之边。行路难,行路难,岔路多,我要走的正路在何方?我将乘长风破巨浪,总会有机会,挂起高大的风帆,渡过大海。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全诗注解

金樽:古时候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箸:筷子。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突然又。

多歧路:岔道这么多。歧:一作“岐”,岔路。

长风破浪:比喻达成政治理想。

会:终将。

云帆:高高的船帆。

济:渡。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全诗赏析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朝廷里遭到同列者的嫉妒、诽谤,自知不为当权者所容,乃愤然辞别朝廷而去。辞别朝廷后不久,作《行路难三首》,此即其一。

《行路难》原为古乐府杂曲歌辞,大都写世路艰难或离别悲伤一类的主题。南朝宋时,鲍照有《行路难》十八首。其六云:

对案不可以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老公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鲍照的《行路难》,显然给李白以启迪。但李白擅于学习前人而不为前人所囿。他在充分展示我们的真性情和真感受的首要条件下,能沿用古乐府的形式而发展新的意境,并以其豪放的风格和瑰奇的想象取得了巨大的艺术魔力。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载的六十二篇同题作品中,李白的《行路难三首》毫无疑义是卓立榜首的。

一开头:“金樽”、“玉盘”,让人何等悦目;“清酒”、“珍羞”,使人何其垂涎!“斗十千”、“直万钱”,益见酒之美与肴之佳。但诗人面对着美酒、佳肴,竟一反平素“斗酒十千恣欢谑”的习惯,居然停杯、投箸,不饮不食。这岂非出奇?其原故,诗人虽未明言,而读者能就此领悟到诗人内心深处有大不快在。不然,诗人何以“拔剑四顾”呢?这一举一动,都合乎诗人的独特质格,因此写到诗里便也别具风格了。“心茫然”三字,深一层揭示了诗人欲有所为而又无可作为的悲哀。

这悲哀的内涵是什么呢?接下四句说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前两句是说世路艰难,邪恶的权势像冰雪一般地堵塞了他前进的道路。后两句用吕尚、伊尹的典故(吕尚在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滨磻溪垂钓;伊尹在受商汤重用前曾做过坐船绕日的梦),透露出诗人“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矛盾情态。这种心恋旧主、欲去还留的苦闷,正是当时常识分子在无力破除纲常束缚的状况下势必陷入悲剧性怪圈的表现。

从艺术手法说,李白的诗确实是飘逸不群的。欧阳修在《太白戏圣俞》诗中说:“李白落笔生云烟,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这意思是说:李白的诗比蜀道还要奇险得多。即就此诗兴象而言:它一忽儿清酒、珍馐罗前,一忽儿又冰、雪塞川满山;一忽儿在碧溪上悠闲自得地垂钓,一忽儿又在睡梦中坐船绕着太阳转。真似“天马行空,不可羁勒”(赵翼《瓯北诗话·卷一》)。读者每赏析至此,便不禁随之入地升天,跨越时、空,享遭到一种思接千载之上和视通万里之遥的审美快感。

末了用四个三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股抑塞不平之气,萦迥于短拍促节之间。这四句,既点明主题,又直抒胸臆;并最后托出诗人的坚定信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要像南朝名将宗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做什么呢?孔子说:“道不可以,乘桴浮于海”,但那是消极的遁世想法;而李白向以“济苍生”为己任,他每时每刻不在积极地追求着。他渴望越过大海,在彼岸寻得一片光明的地方。虽然这纯出于诗人的空想,但这种空想仍然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大家去上下求索。我以为:这就是李白浪漫主义诗篇之所以能给人永恒魔力的原故。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不同,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收获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