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认识婴幼儿园新孩子“恋物症”

   日期:2024-05-01     来源:www.naanver.com    浏览:365    
文章简介:导读:对孩子的恋物情结,父母看上去挺着急。有些父母坚决不让孩子把这类东西带到婴幼儿园,感觉让孩子哭两天可能就好了。

导读:对孩子的恋物情结,父母看上去挺着急。有些父母坚决不让孩子把这类东西带到婴幼儿园,感觉让孩子哭两天可能就好了。

手里拎着袜子,抱着小被子,还有些抓着母亲的一截衣袖去上学!婴幼儿园刚刚开学不久,目前假如你去婴幼儿园门口,肯定能看到拿着这类奇怪的东西去上学的小朋友。婴幼儿园老师说这叫恋物症。

把被子做成汪汪狗

然然是一个30个月大的小姑娘,刚进婴幼儿园托班。天天来上学时书包里都放着一只小小的婴儿枕,上面绣着一头象。

一到午睡时间,她就向老师要:我的象姐姐呢?然后把象枕头抱在胸口甜甜地睡了。偶尔翻身的时候,小手又开始到处乱摸,摸到象姐姐就放在鼻子前用力闻一闻,再接着睡。万一摸不到,那就要大闹天宫了。

佳佳天天都抱着她的汪汪狗来上婴幼儿园。所谓汪汪狗其实是一条被子,她姥姥为了便捷携带和维持清洗,把小被子卷成一团然后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好,只露出一个被角,佳佳叫它汪汪狗。进入婴幼儿园后,她几乎无时无刻都拎着汪汪狗:拎着哭,拎着走路,拎着解小便,拎着滑滑梯,拎着做游戏,拎着吃饭睡觉的时候更是必须要摸着露在外面的被角。有时做操、游戏、吃饭时,她也会忘记汪汪狗把它丢在一边,但回头想起来后一看手里没汪汪狗,就哇哇大哭。

阳阳则紧紧地抱着母亲的衣服走进教室。为了骗她放手衣服,老师让她来到玩具架前,说:你把整个筐都拿过去,放到桌子上玩。没想到,阳阳把母亲的衣服往筐里一放,两只小手捧着筐就走。

记者随便抽查了一个婴幼儿园,几乎每一个班都有两三个如此有恋物情结的小朋友。恋被子、毯子、枕头的人最多,第二是母亲的衣服等。

还有一些孩子的依恋物叫人哭笑不能。譬如有个小姑娘天天早上都要拎一只袜子到学校;有一个特别喜欢家的小椅子,死活让父母天天携带小椅子到婴幼儿园去;还有一个小孩子天天拎着母亲的文胸去学校。

恋物症不可以说断就断

如何孩子就恋上这类东西了?送孩子来上学的父母也非常尴尬。婴幼儿园老师说,孩子的这类习惯大多还是拜父母所赐。

佳佳的姥姥就告诉老师:佳佳1岁左右断奶时,就盖着这条小被子,后来她就一直认准这条被子了。

舟舟6个月大时,母亲常常穿着这件花衣服抱她。结果目前为了便捷拿到婴幼儿园,母亲不能不剪下一个袖子让她随身携带。

对孩子的恋物情结,父母看上去挺着急。有些父母坚决不让孩子把这类东西带到婴幼儿园,感觉让孩子哭两天可能就好了。但幼教网专家建议:不要采取如此绝对的手段。

一般大家都允许孩子带这类东西来婴幼儿园,这是出于对孩子心理需要的考虑。她觉得这类成人看不起眼的东西,却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舒适感,还会有效缓解他们离开爸爸妈妈、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焦虑情绪。其实,这是孩子把对爸爸妈妈的依恋爱感转移到了某些物品上。

对此,她们采取的手段是通过游戏等有效的手段,逐步转移孩子的兴趣。譬如对待佳佳,老师把汪汪狗放在柜子里,告诉她汪汪狗在里面睡觉,佳佳醒了将来再来找她。她会非常乐意。

携带母亲一截衣袖来的舟舟,老师正在和她玩哪个熬得牢的游戏。老师对她说:假如你十分钟不玩宝贝,那老师就奖给你一颗五角星,再熬个一个小时,老师就给你两颗,那就能看一集你喜欢看的动画片!

幼教网专家建议,父母最好尝试转移、交换依恋物的办法,慢慢缓解其用频率。婴幼儿园老师也会尽可能设计好的游戏,不让孩子出现无聊或孤独的感觉,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集体中,这是降低用依恋物的重点。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