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严格不等于生硬和死板,可以灵活、有弹性
维尼婴幼儿教育经:立刻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所以,早晨和女儿商量做几套我买的数学试题提升一下,她痛快地答应了。吃完饭,她说想先看会儿《查理九世》,这个可以适合满足:行,那就看十分钟吧,也顺便消消食儿。时间到了,我建议按顺序做,但女儿想先做应用题。嗯,可以灵活些嘛,根据孩子的方法来,心情愉快不是更怎么样?做到一半儿,她感觉有的累,想休息一会儿,这也无妨啊,让她弹了一会儿钢琴换换脑筋。做完了,给她解说,我也嘻嘻哈哈的,在愉快的环境中把卷子讲完了。
如此貌似不严格,但顺利地完成了额外的学习任务,没厌烦,没抗拒,甚至可以说是愉快的。所以,女儿对如此的高需要自然想合作。
不过,这种看上去随便的严格需要主要用于习惯培养的初期。到了后来,我就渐渐让她根据模拟试题的完整需要来独立做试题了。
2. 落实需要不靠指责和惩罚,而是用鼓励和督促
维尼婴幼儿教育经:我女儿小学二年级时字迹比较潦草,将来考试会因此吃不少亏,所以,我决定严格需要书写的认真。但,需要上严格,实行起来却貌似宽松。我极少批评她的潦草,也不惩罚她重写,由于重写是一件烦人的事情,会破坏写字的兴趣。我先好好和她谈了谈,说明了为何写字要认真。然后,在她写作业时常常找到她写得相对好或者有进步的地方,给予真诚的赞美,一天有时会表彰十几次,她自然美滋滋的,体验到认真书写的愉悦,对我的需要也欣然同意。渐渐地,她字迹愈加工整,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潦草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3. 孩子能做到需要一个过程
维尼婴幼儿教育经:我期望女儿培养阅读的好习惯,但由于上学前没教她识字,依据量力性原则,我没需要她立刻做到,而是慢慢去激起她的兴趣,慢慢等待能力的提升,到了小学三年级她才非常喜欢自主阅读。
4. 是需要孩子,还是孩子的自我需要?
对于学习,严格需要有时是苍白的,不如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信心,去激起动力,如此更有成效。孩子会对自己有需要,自觉地学习。
有时孩子的问题有内在缘由,譬如写作业磨蹭,只不过严格需要专心可以说毫无用处。此时更需要找问题,想方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5. 亲子关系好了,需要会更有成效
一位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很好。孩子上学前学习的东西极少,基础一般,一小学二年级时母亲使用放下的方法,重视阅读,不大去管孩子的作业,结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愈加差,几乎是倒数1、。母亲寻求我的帮忙,我建议她加大辅助孩子学习,对孩子提出较严格的需要,同时注意方法不要让孩子反感,以促进孩子学习获得进步。如此孩子尝到了进步的甜头,就会激起兴趣,树立信心。由于亲子关系很好,母亲管的态度也好,所以孩子对如此较严格的需要比较配合,学习计划顺利推行,不久,孩子的考试成绩就有了不少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