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吃亏的母亲使女儿与人敌对
与小朋友敌对的蓓蓓
我不跟你玩,别碰我的。蓓蓓一把推开了小伙伴丫丫,忙不迭地抢回了我们的。
丫丫被蓓蓓推了个跟头,坐在地上哇哇哭起来。
丫丫母亲赶忙跑过来,扶起丫丫哄她不哭。周围小伙伴都冲着蓓蓓起哄,说她不是个好孩子,不要和她玩。蓓蓓母亲周倩在旁边脸拉得老长,有点不开心地说:是你家丫丫先欺负蓓蓓的。说着,抱着蓓蓓走开了。
在婴幼儿园里,类似的情形也时常出现,蓓蓓和什么小朋友好,就不准人家再去参加集体活动,只能和她一个人玩;小朋友们手拉手站圆圈时,蓓蓓也一会嫌弃这个,一会儿又拒绝挨着那个。
在周倩的眼里,太单纯,太听话,就是由于她性格软弱,所以才总被小朋友欺负。
怕吃亏的母亲教女儿心存芥蒂
为了让女儿变得强势起来,周倩时常对女儿展开教育。
一个周末的下午,蓓蓓和邻居家小雨一块玩植树游戏,周倩发现,小雨霸占了蓓蓓的玩具小铁锹和小水桶,一会儿盛水,一会儿挖土,蓓蓓却被指派去找树枝。看着气喘吁吁跑来跑去的女儿,周倩的心里又生气又难受,她感觉小雨太会占实惠、太有心机,可蓓蓓却太单纯,太容易让人家欺负。于是,便找了个生硬的原因,拉着蓓蓓回家了。
蓓蓓,母亲对你说,下次小雨再让干这干那,你不要管!周倩一边牵着女儿的手往家走,一边说。
蓓蓓不应声,不高兴地撅着小嘴。
你这孩子,和你说话呢,听到了吗?小雨母亲当领导,她就以为自己也是领导呀,他们家人如何谱都那样大?我对你说,下次再看到你像个小丫头似地为小雨跑腿,母亲就不带你去动物园了。周倩狠狠地捏了一下女儿的胳膊,直到蓓蓓点了头才算停手。
原来,小雨的母亲和周倩是高中同学,小雨母亲非常活跃,又当团支书,又参加舞蹈队,追求她的男孩也不少。毕业后,两个人从事了同一行业,其间又必不可少攀比,在小雨母亲面前,周倩一直感觉自己相形见拙。冤家路窄,结婚时,两个人买房碰巧又买在了一个小区,孩子年龄也差不多大,还上了同一所婴幼儿园。虽然女儿蓓蓓非常喜欢和小雨玩,但周倩感觉小雨和她妈一样,过于精明,总在算计蓓蓓。
不止对小雨母女,周倩对小区里不少邻居都心存芥蒂,感觉这类邻居嘴巴像涂了蜜,心里却非常会算计。因此,与邻居关系一直不好。
女儿被母亲的感觉同化
事实上,孩子争抢玩具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要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或者是看到小朋友抢,自己也跟着模仿。但,母亲在非常强的戒备心理下,会用歪曲的思维方法理解孩子的行为举止,当成人常常给孩子灌输让人欺负,被占实惠的定义,慢慢地孩子也会形成如此的思维方法,从而变得与人敌对,不合群。
怕被否定的母亲对儿子适得其反
聪明的卡卡对生活失去热情
5岁的卡卡原本是个聪明活泼的小孩子,但近期一段时间却非常沉默,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天天早上起床都非常费劲,动不动就会大哭大闹,还拒绝吃早餐。
对于卡卡,母亲张芸寄托了全部的心血和期望,孩子目前的表现令她很失望。卡卡的父母薪资不高,省吃俭用也要给他最好的,为了培养他,张芸还接了私活,累死累活,都是为了卡卡以后能出人头地。
钢琴班、婴幼儿英语班、小主持人班、思维练习班、兵乓球班能报的培训机构张芸都给卡卡报了,一个月就要花掉张芸一个人的薪水。不但经济上的付出,还有空闲上、体力上的付出,接送孩子对张芸来讲也是个艰巨的任务。
感到被否定的母亲期望儿子出人头地
张芸为孩子付出这么多是有缘由的。张芸从小喜欢音乐、绘画,但家庭条件不好,爸爸妈妈也不支持她学这类东西。大伯和三叔家的孩子由于条件好,学了不少专长。平常春节节日一聚会,那些会唱歌的,会跳舞的,会拉琴画画的,都被捧得跟太阳似的,而自己就像一个让人忽视的丑小鸭,沉默寡言地坐在一边。到了给压岁钱的时候,奶奶给的数目都不同,一直偏向那些会表现的,说多给点让他们去买画板、买口琴,而张芸得到的压岁钱一直最少的。
张芸的心里认定,没本事,你有了委屈都没地方说。直到目前,她在堂哥堂姐面前还有乌云压顶的感觉。唯一让张芸欣慰的是,儿子卡卡在所有些孩子里是最聪明、最美丽的,张芸从心里感觉出了一口气!每当提到儿子,张芸的脸上一直露出得意的笑容。张芸暗下决心,肯定得好好培养孩子。
儿子被迫为母亲的否定感买单
发现孩子的天分,并对孩子进行培养没错,但,当母亲被否定的感觉比较强烈时,就会想方设法探寻支点以证明自己。于是,卡卡无形中在被迫为母亲的自卑买单。事实上,不重视事物的规律,对孩子揠苗助长,父母付出了资金、时间、精力,但孩子得到的却是重压,当童年的快乐被剥夺了,他对所有事物的兴趣也就消失殆尽了。
好面子的母亲让女儿感受不到爱
可爱的馨馨感觉不到爱
孩子,母亲最爱哪个呀?面对大大家常常用来逗孩子的这句话,4岁的馨馨,却反应得出人预料,她常常小嘴一撅不说话,或者偷偷窥看母亲,回答最爱姐姐或者最爱豆豆,总之极少说最爱母亲。
每当听到女儿的回答,小悦就非常委屈,感觉女儿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自己最喜欢的人莫过于女儿馨馨呀!
近期,小悦发现,女儿越变越独,在婴幼儿园里,不喜欢和小朋友们在一块玩,她的玩具也不许小朋友动。婴幼儿园的老师还反映,说是馨馨的胆子特别小,老师分饼干的时候,有一次忘了给她,她就宁愿不吃也不向老师要,如果放给其他的孩子,早就向老师要了。回到家,小悦问女儿:老师忘了给你发饼干,你为何不向老师要呢?馨馨先是不说话,小悦问的次数多了,馨馨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含含糊糊地说:老师不喜欢馨馨,不喜欢馨馨!小悦一阵心疼,抱着女儿说:好乖乖,母亲爱馨馨!哪个曾想,馨馨哭得更厉害了,边哭边说:母亲也不喜欢馨馨,母亲爱姐姐!这句话,就像锥子一样生生地刺在小悦的心上,难道,过于爱面子的自己,真的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女儿了吗?
好面子的母亲被迫忽视女儿
小悦和老公家的亲戚都挺多的,老公是大学老师,一到放假,哥哥姐姐就将孩子送到小悦家来住上一段时间,想让小悦老公帮着辅导孩子的功课。虽然小悦心里了解,大城市的生活不比小城市,即便放假,做老师的也忙碌得非常。不过小悦向来不善于拒绝其他人,既然人家提出来,那再难也要答应。就如此,整个假期,这个孩子刚走,那个孩子又来了。而只须家一来小客人,小悦能放在女儿身上的精力就少了不少,不止是由于忙不过来,而是非常担忧这类小客人会感觉小悦偏心我们的女儿。小悦想,如果是这类孩子回去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说,那叫人如何看自己呢!所以,小悦就尽量以小客人为中心,大苹果给小客人,好玩具给小客人,看电视选频道也以小客人为主,如果是两个孩子发生了争执,那不需要说也要批评女儿维护小客人其实,小悦不只在家这样,在外面,也对其他人的孩子好过我们的孩子。
不久前,小悦所在的网站策划了一次亲子活动,为了不冷场,需要内部的职员也要携带孩子参加。在有奖竟答的游戏中,第一个举手的孩子最有机会获奖,有好几次,女儿都第一个举起了手,但作为主持人的小悦为了给领导留个公平不护亲的好印象,一次都没叫女儿。回到家,女儿生气地一边打小悦,一边喊着:坏母亲,坏母亲。虽然小悦又出去给女儿买了玩具作为补偿,但看得出,整个晚上女儿都不高兴。
女儿因母亲的面子而体验不到爱的感觉
不能否认,每个母亲都爱我们的女儿。但,这种爱需要表达与传递。孩子只有接收了如此的信息,才能感觉到母亲的爱。好面子背后是母亲对我们的不悦纳,、不愿定,期望通过为别人付出、讨好别人的方法获得一定。有时候都在委曲求全,也难免委屈了我们的宝贝女儿。却不知,母亲与女儿的这种相处方法在将来大概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女儿感觉不到母亲的爱,也不会爱自己,成人将来或许会出现各种心理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