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源于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是该词的精要之句。
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是哪个
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是杨慎。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杨廷和之子,明代三才子(杨慎、解缙、徐渭)之首。
“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原文与译文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无论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目前都是一场空,都已经伴随岁月的流逝消逝了。
当年的青山(江山)依旧存在,太阳依旧日升日落。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大家的)谈笑之中。
注解
①淘尽:荡涤一空。
②渔樵:此处并不是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③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④蓦(mù):想为上马、超越,此处意为“忽然”。
⑤在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中,原文共11句,由于受各影视、文学、音乐等作品(主如果三国演义)的影响,广为流传的是前四句。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生活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让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打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生活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探寻深刻的生活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生活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探寻生命永恒的价值。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叫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浊酒”好像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伴随流逝的江水消失得无影无踪。“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
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不过这愤慨已经日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然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
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假如没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生活体验,那面镜子只不过形同虚设,最多也只不过热闹好看而已。正由于杨慎的生活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生活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既然“是非成败”都好似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负未展,横遭政治打击。
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不愿屈从、阿附权贵,宁肯终老边荒而维持我们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
无论过去,当下,还是将来,追逐名利好像一直一些人的存活方法,然而名缰利锁又总是让人痛苦不堪,很难自拔。
当然要建功立业,当然要展示英雄气概,当然要在无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价值。但既要拿得起,进得去;还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历史进步的必然走向,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地方和可能起到有哪些用途,深度和远见都需要在日常不断磨炼。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时尚。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逝者如斯,哪个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可是大家却不甘就如此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时尚,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与生活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宇宙永恒,生活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下片展示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普通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杨升庵忽然非常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写下了这首《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