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考试一模考试只剩下几天时间,有些考生出现了“越想学越学不进来”,懒散、身心疲惫的状况。不少父母也感到重压不堪重负。本期教育周刊采访了广州学校心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广州心理“中心教研组”教研员,番禺中学高级教师,心理老师——陈慧瑜,就考生和父母高考考试一模不久前的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点拨,帮助考生和父母调节情绪,减轻重压。
考生篇
1.考生要坚持跟着老师走,将注意力放在学习问题上。要从实力,基本功,基本技能上找问题。一模反映高考考试的整体水平,考生,父母既要看重一模,但也不要将它等同于高考考试,把一模考试看作一次补缺的机会,可以增加学习的开心度,学习效率也会提升。高考考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考生可以好好借助这两个多月补充常识,提高分数。
2.掌握积极的自我暗示。如通过自我内心对话等方法对自己施加心理影响,给自己一些鼓励。使用一些自我勉励式的语言,尽可能用简短的一定句。譬如:我可以完成,我会细心等等。
3.现在考生为了迎考,紧张复习,争分夺秒。可是,假如连必要的体育训练都停止了,对考生考取好的成绩却是不利的。考生应多出去训练身体,譬如散布,慢跑等等,假如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10至20分钟的体育训练,使脑神经得到非常不错的训练和恢复,再进行复习,学习效率便会明显提升。只有适合休息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心态。
父母篇
1.为考生补充营养 加大对优质蛋白质的补充,譬如牛奶,鸡蛋,肉类,鱼类等等,若考生蛋白质补充不足,学习中大脑“记忆蛋白”的合成代谢速度降低,容易出现储存或提取常识的障碍。
2.维持适合的期望值 考试前,总是不少父母为了减轻考生重压,而对考生期望减少了,对考生说无所谓,考到如何就如何等话语,父母如此反而会助长了考生的焦虑。
3.教孩子赢取高考考试的智慧 父母在高考考试前可采集很多关于大学专业设置,就业形势等等信息,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正确,客观的信息,在信息量充足的首要条件下,为考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学校的选择上,让孩子不要期望太高,假如一步上不了本科,可先走个专科,以后再考一个大学的专升本,还可以读远程教育等等,一样可以达成大学的梦想;在专业的选择上,父母要有帮孩子树立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知道孩子的兴趣、喜好、潜能与以后的进步前景等,帮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讲都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