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统计,人的能力和水平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中等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教的学生当中,也有一大半的学员是处于中等水平,怎么样突破瓶颈,达成成为优等生的飞跃是我长期考虑的一个问题,下面把我的一些技巧推荐给大伙。
要解决问题,第一要发现问题,中等生和出色生的差别如下:
一,考虑问题的深度和时间持久性。考虑问题的深度,大家可以做一个比喻,问题是一口井,解决问题是让井出水,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挖井的深度。中等生挖了10米,井没喷出水源,舍弃了!出色生坚信此处有水源,挖了11米,出水源了!其实,是不是能让井喷出水源,只不过1米的差距。怎么样达成1米的跨越,请同学们多一点耐心(这个题我暂时不会做,我再想想),多一点信心(这题肯定是用我学的只不过解答,我基础没问题,应该能解出来),多一点决心(这个题我需要要解出来,明天等老师表彰我),少一点浮躁(什么破题,老子不做了),少一点自卑(数学我一直不好,这题我可能做不出来),少一点舍弃(一看不会,没等考虑直接舍弃)。
二,考虑问题的细节,数学是精准的一本科学,差一个小数点,差别10倍。所以,一丝不苟对数学来讲,特别要紧。譬如大家老师常常强调的分式方程要检验,有多少学生做分式方程的时候忘了,a的平方等于5,有多少学生不假思索的写出根5,而正确答案是正负根5。大家常常把细节归结为粗心,所以,常常觉得我会就好了,下次注意就好了,引不起足够的看重!中等生和出色生的差别就是中等生掉了符号,扣掉3分,掉了检验扣1分,无声无息差距就拉开了。我建议常常犯这种错误的学生做一个改错本,我一个人容易犯的错误和容易疏漏的要点都记录在上面,考试前一天晚上看一下,提醒一下自己,有奇效!
三,注意力忽略的地方,指大家集中注意力突破一个环节的时候,总是忽略了另一个环节的问题,顾此失彼。譬如说,-5+(-3)=8,错误是什么原因在于集中算数,而忽略了符号,还有分式应用题,容易忽略检验是什么原因在于我注意力都放在了理解题意列方程解方程上面,一旦上面工作完成,长舒一口气,终于完成,而忽略了分式方程还要检验。
改正这种问题的办法:
1)容易忽略,漏掉,易错的小事,要引起足够的看重,先写或者重点标记。
2)分步写,第一步写什么,第二部写什么,第三部写什么,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注意力可以完全集中在每一步的重点上,防止了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产生混乱的现象。
3)写完一道题目,不要急于做下一道题,用批判的见地花2,3秒钟的时间看看这道题有没错或者漏掉的问题。
四,做题心态问题。不少学生一看文字这么多,数字这么长,题意这么别扭,题还没有做,做题的勇气先没了,即便做出来了,也磕磕绊绊,不足够流畅。
解决方案如下:
1)不要想太多,做题就好了,假如非要想,这么想,80%以上的题目都是中等一下的题目,有时越看着难的越简单,而且文字越多,说明给你的条件越多,越容易。
2)做不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努力去考虑,平心静气比着急抓狂,提前舍弃做出这个题的概率要大100倍,永远记住一点,比目前的自己多做好一点点。
3)题目再难,也是用我学过的常识解答,题目再难,也是有答案的,题目再难,做类似这种题的办法老师肯定说过,既然如此,即便暂时做不出来,我好好想想,也应该没问题的。
从教8年总结出来的干货,没半点参考别的材料,期望对大伙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