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时,爸爸患上精神分裂症,紧急时六亲不认。两年后,妈妈不堪重压选择了自杀,留下年仅15岁的她,一个人面对4岁的妹妹,与时时发病的爸爸。
那一刻,她感觉,天塌了。
为了养家,她被迫辍学,流着泪水外出打工。两年后,17岁的她回到家乡,拉着妹妹,背着书包,面带微笑重返校园,边打工边携带妹妹念书考大学。
9月5日,这个19岁的女生,携带自信的微笑,拉着妹妹走进了河南的校门,开始我们的大学生活。
面对社会的帮忙,她说,要认真学习,给妹妹做个好榜样,长大了多赚钱,尽快帮爸爸治病,还要回报帮助过她的好人。
这个女生名叫骆邓玉,河南邓州市人。
母亲走了,天塌了
2006年新年,大年初六。
骆邓玉从亲戚家回来,刚走到家门口,听到家有哭声,感觉不对劲儿。
刹那,她出了一身冷汗。家里之前遭遇的一幕幕,飞速地在她脑海中翻涌——
1991年,骆邓玉出生在邓州市高集乡寨上村。13岁之前,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她和其他农村儿童一样留守在家,生活简单而平静。
然而,2004年,在广州当保安的爸爸骆云石莫名其妙地疯了,后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为了治病,妈妈携带爸爸回到家乡,跑遍了周围的医院,借钱借遍了亲朋好友,但爸爸的病情丝毫不见起色。
患病的爸爸,常常认不源于己的亲人。“他认不出大家,拒绝吃药,拒绝治疗。”骆邓玉说,“他觉得给他吃药就是让他服毒,因此他常常对喂药的妈妈拳打脚踢。有一次,我给他喂药,他还用被单捆住我的手脚,然后把我塞在屋里关了起来。”
爸爸的病久治不愈,家债台高筑。为了生活,为了治病,家只好把值钱的东西陆续卖掉,甚至把自己家里的土地也租给了其他村民。
生活的艰辛,击垮了骆邓玉妈妈生活的信心。
2006年大年初中一年级,骆邓玉的妈妈就过去服农药自杀,所幸被准时发现,抢救了过来。
她心情忐忑地走进家门,被告知,当天凌晨,妈妈第三服农药自杀,等到被发现时,已经没办法抢救。
那一刻,她感觉,天塌了。15岁的她一下子昏了过去。
妈妈没了,爸爸的病没好转,家没任何收入来源,为了养家,骆邓玉擦掉眼泪,被迫离开了自己喜欢的校园,跟随亲戚到广州打工。4岁的妹妹,只好交给年过六旬的舅舅照看。
携带妹妹考上大学
2008年9月的一天,通往家乡的泥泞小道上,骆邓玉和她就读的河南经济管理学校的老师赵中玉两人一前一后走着。
骆邓玉心中想的是年幼的妹妹和生病的爸爸。赵老师心中,则是一团的疑问:这个时常面带微笑的女生,真的遇到过她所说的那些苦难吗?
离家越近,骆邓玉的脚步就越快。刚进村,她就一路小跑,直接冲进自家。
“妹妹!爹!你们在哪儿?你们在哪儿?”
赵中玉还没走进大门,就听见了骆邓玉携带哭腔的呼喊。他走上去看到,那是5间近乎废弃的平房,房屋连个像样的门窗都没,院子里散落着杂草和柴火。堂屋的门紧锁,几乎没生活的征兆。
走进厨房,掀开锅盖,赵中玉看到锅里的剩饭已长出厚厚的绿毛。
“我妹妹呢?我要妹妹!”骆邓玉控制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赵中玉拉着骆邓玉外出打听。邻居告诉他们,她的父亲携带妹妹出去几天了,没人了解去了什么地方。
2008年,骆邓玉从广州返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放心不下妹妹。
“当时我想,打工更不是一辈子的事。再说,妹妹跟父亲在一块生活,我不放心。妹妹将来咋办呢?她将来可能也会效仿我,厌学。”骆邓玉思来想去,决定回乡照顾妹妹,积极改变生活。
2008年5月,骆邓玉听说邓州市区有个电脑学校可以免费学习,她就携带妹妹找到了学校。
生活费仍没着落。她鼓足勇气到附近的餐馆找活儿干。吃过几次闭门羹后,她找到了一家想收容的店主。
上课时,她把妹妹安排在宿舍画画;放学后,她就携带妹妹直奔餐馆刷盘子、刷碗。
如此的日子持续到了2008年8月。一群参加完高考考试的学生来到电脑学校培训,一有空就谈着大学的事。这让骆邓玉突然产生了一个连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的想法:自己以后能否上大学?
此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捡到了一张河南经济管理学校的宣传材料。喜欢画画的她,选中了“装修、室内设计”专业。然后,她把妹妹先留在家,自己怀揣着仅有些20元,来到了坐落于南阳的河南经济管理学校。
学校获悉她的状况,决定免除她在校期间的全部成本,还在饭店给她安排了勤工助学职位。开学不久,她提出想回家把妹妹带到学校,学校就派了赵老师随行。
在家找不到妹妹和爸爸,骆邓玉和赵老师一块,开始四处探寻。在筋疲力尽的第二天,他们终于在县城的火车站,见到了满身泥土的爸爸和妹妹。
抱着姐姐,骆邓玉的妹妹放声大哭,骆邓玉同样泣不成声。她发誓,将来再也不让妹妹离开自己。
在学校的帮忙下,附近的婴幼儿园接收了骆邓玉的妹妹。白天,她接送妹妹上婴幼儿园;晚上和周末,妹妹就和她睡在宿舍的一张床上。
安顿好妹妹后,骆邓玉又飞速联系兼职。细心的她,先在超市找了一份营销工作,然后又和周围的餐馆说好,在周末高峰期到餐馆帮忙。
骆邓玉的班主任王萍萍说:“骆邓玉本该是2008级的学生,但她入学后一直跟着2007级学生学习,并抽空到2008级新生班学习基础课。尽管她比别的学生晚上一年,底子薄,但她拼命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靠前。”
辛苦的付出终于结出硕果。骆邓玉用两年完成了3年的学业,并连续两年荣获学校一等奖学金。2010年8月,她收到中州大学装饰设计专业的录取公告书。
“请给我一个自立自强的机会”
9月4日,中州大学。从当地报纸上获悉骆邓玉状况的该校学生处处长李本,早早地等候在新生报名现场。
早上8时左右,骆邓玉出目前李本的视线中。两人正在交谈时,一位周姓先生走上前来,激动地掏遍全身的口袋,拿出500元,硬塞给骆邓玉。
周先生说,他正在郑州开会,在报纸上看到骆邓玉的状况后非常感动,无奈随身带的钱少,期望将来可以给予她更多的资助。
对此,骆邓玉平静地说:“谢谢叔叔的关怀,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请你给我一个自立自强的机会!我想靠我们的努力上大学。”
无奈之下,周先生把钱交给李本,期望能在骆邓玉困难的时候派上用场。
对于上大学后可能遇见的困难,骆邓玉早已有了心理筹备。
今年8月,她收到中州大学的录取公告书,打开一看,各项收费合计7000元。但这并没吓倒她。
“这个暑假,我在超市打工挣了2000元,老家南阳的一家企业资助了我2000元,其他的缺口我筹备申请贷款,未来的花费自己打工来挣。”骆邓玉说。
真的令她担忧的,是妹妹上学的问题。
在开学之前的9月1日,她提前赶到了郑州,在中州大学附近为妹妹联系学校。但,她发现,公立小学已招满,而私立学校又太贵。
“即使公立学校出于同情,接纳了妹妹,可她的吃住还是个问题。”骆邓玉说,“以前我都是携带妹妹住宿舍,可目前上大学了,每一个同学都有我们的想法,携带妹妹住在宿舍恐怕别的人不便捷。再说,我要打工,妹妹自己每天跑来跑去地上学,我也不放心。我不想让妹妹和我一样,我想让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9月3日,郑州当地媒体报道了骆邓玉面临的问题,报道立即引起了中州大学的关注。该校党委书记习谏在第一时间让学校有关部门拿出了整体帮扶策略:在物质上,给予骆邓玉可以同意的帮扶;在生活规划、心理健康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在精神上,以适合的方法号召学生学习骆邓玉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
郑州惠济区教体局得知骆邓玉的妹妹骆夏丽上学的困难后,结合骆邓玉的想法,筹备把小夏丽安排在古荥镇一所寄宿制公办小学。除此之外,该区教体局表示,将对小夏丽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并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特别照顾。
几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在关心和帮助骆邓玉。现在,这场爱心接力依旧在继续。对此,骆邓玉说:“我要认真学习,给妹妹做个好榜样。长大了多赚钱,帮父亲治病,回报海量帮助我的好心人。”